摄影:薛宝其 笔名匹夫的薛宝其,是上海摄影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为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上海留下了异常丰富的图像史料,同时也以独特的观看方式和镜头视角,铺开了一个时代个性化的人生履历,首先是影像的史料价值--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似乎离我们已经很远了,记忆中模糊得如同蚀刻的版画,斑驳迷离。但是当你面对薛宝其“栩栩如生”的影像时,心头也许会凛然一惊!已经流逝的上海事象突然间变得鲜活而触手可及,近在尺,令人情不自禁生发出大悲大喜的情怀。这样一种以影像的力量触及历史脉络的做法,薛宝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摄影:薛宝其 展开剩余90%1956年的薛宝其玩上摄影,是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招生时他报名上了摄影培训班。后来单位批了100元预算,薛宝其去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买回一架二手德国蔡司双镜头反光相机--“乐得我在返回路上奔跑跳跃,口中一会轻声唱《东方红》,一会唱《咱们工人有力量》。旧社会袜厂学徒的我做梦亦没有想到,曾被称为高级玩具的照相机,今天会被我握在手中,为劳模、先进人物拍照,实在太幸福了。”从这一刻起,不管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薛宝其生命中的能量,借助手上的相机,开始了一次突变! 摄影:薛宝其 接下来的上海,也就在薛宝其的镜头中鲜活起来。从工厂到街头,从人物到景观斑斓的光影如同一个变幻无穷的万花筒,旋转出上海数十年的奇幻图景,也为上海的历史图版,留下了扎扎实实的影像蚀刻。尤其当我们从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看似寻常却能引起如此巨大反响的影像时,我们不得不感慨摄影所带来的生命力量。然而,在摄影的普及以千百倍的速度超越当年的背景下,什么样的纪实才能影响当下,什么样的影像才能惠及后人--40年多年前的薛宝其所面对的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摄影:薛宝其 在摄影家的镜头背后,是拍摄者对世态炎凉的关注,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充分揭示整个社会大格局背后的纷纭世相,才是影像的生命力量所在。摄影家关注什么,拍摄什么,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表现方式,都将最终影响作品的传播范围和生命强度。而且,摄影家的镜头越是对准那些普通平凡的百姓生活,越是能够挖掘出令人荡气回肠的生活篇章。只要你的触角一直向这些百姓生活的深处延伸,越是平凡的往往就越是感人的。因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极其普通的社会层面,即便是在非凡的业绩后面,也是寻常人的喜怒哀乐。然而在中国当时异常封闭的大环境和格局下,薛宝其似乎已经有了超乎常人的“先知先觉”,并非亦步亦趋地跟着当年影像的潮流前行,而是在其中走出了自己的个性化之路,似乎在和这个时代的平行进程中,抢先一步找到了影像纪实的命门! 摄影:薛宝其 其实在当时,许多人已经朦胧地认识到摄影它应该有的地位,不少人也因此为之付出了艰辛的代价。但是薛宝其却似乎以非常坦然的姿态,如入无人之境,找到了影像的快感,尤其是从百姓生活中提炼出了沉甸甸的历史档案。 摄影:薛宝其 也许当年的薛宝其深知,所谓的百姓不一定是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同样也包括许许多多的各阶层的人物。他们最重要的特征首先就是平凡的,在茫茫的人海之中,他们都只是沧海一粟,并不具备任何呼风唤雨、驾驭世事发展进程的能力。但是他们却是最具有活力的一群,这个世界一旦缺少了他们,就会变得了无生趣,或者说就失去了人生的可读性。一旦将他们色彩缤纷的图像放在一起阅读时,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是可以让人亲近的,远非表面的繁华--比如摩天高楼和光怪陆离的霓虹灯所构成的空虚和无聊。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整体,一个不容任何人所忽略的生命空间。 摄影:薛宝其 从薛宝其的画面中,我们还可以由衷地感悟到:真正优秀的纪实摄影,仅仅靠讲好一个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观众从这个故事中读出某些象征的意味。只有这样,图像的覆盖力和概括力才会大大强化。在生活中发现什么、象征什么,也是每一个摄影家所应该仔细考虑的。或许有人会说,薛宝其的镜头中很多画面都是摆布的,造型端庄、用光考究,是否能够证明一个时代的真实?然而我想说的是,薛宝其镜头下的每一次选择,都显示出其个性化的自由度。其实60年代以来的上海乃至中国的人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情境和氛围之中,照片所折射的都是再真实不过的历史再现。而且,天生具有幽默感的薛宝其,将其对人生的观察和提炼,变成了无所不在的生活乐趣,通过定格的一个个瞬间,让人慨然释怀。这就是影像的魔力所在,历经沧桑,依旧鲜活! 摄影:薛宝其 更重要的是,纪实摄影要求拍摄者以一种时间的延续观念来面对所拍摄的对象,不管是动态的社会生活事象,还是相对静态的历史人文景观,都必须将其时间的延续性清楚地表达出来,它不讲究新闻摄影的短平、快,却注重对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的深入考察和连续纪录,以其不可分割的生存状态展示个体生命或群体无意识所留下的痕迹,让人通过其形象的特征认识历史演进的种种可能。因此纪实摄影的拍摄就不仅仅是面对一种空间的展开,而更重要的是面对一种时间的延续,这样的延续可以是数天、数月、数年,甚至是一个世纪,单独的个体无法完成的,可以由后人来接替--有意思的是,薛宝其以其一己之力,为四十年的上海,做成了一篇生动而厚实的大文章,这样的“奇迹”,恐怕很难复制! 摄影:薛宝其 当薛宝其从多侧面、多角度,尤其是时间的延续性上展现社会的生存方式之后,不仅仅在当时让人们感悟生活的美好或严峻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后人发现历史曾经留下过的“蛛丝马迹”,有一种知往鉴来的珍贵价值。尤其是他还在保存视觉图像的同时,配有翔实精到的文字记载,其精准记录的形式远远胜于史书,以更为形象化的方式展现世纪的风貌,诉说历史演进的艰难,为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提供知往鉴来的生存坐标。这对于一个以纪实摄影为生存方式的摄影人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薛宝其做到了,这就是其难能可贵之处。 摄影:薛宝其 最后想说的是,摄影并非一次偶然的相遇,拍照本身就是一个事件,这里面隐藏着一种独断的权力--尽管对于一个事件来说,摄影只是一次非介人性的活动,但是当年的薛宝其恰好有了这样一种“权力”又恰好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构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上海印记”。尽管在今天的世界上,每一秒钟都可能有成千上万架照相机的快门被按下,但流动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决定了摄影已经成为不可重复的瞬间。正像古希腊哲人早就说过的:“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流过你的身边。”是的,薛宝其的“上海印记”已经在“那里”了,你怎么看,这又是一次非常个人化的过程。 如上所说,是为序! 摄影:薛宝其 摄影:薛宝其 摄影:薛宝其 摄影:薛宝其 摄影:薛宝其 摄影:薛宝其 摄影:薛宝其 摄影:薛宝其 摄影:薛宝其 【关于林路】 林路,生于1956年,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主要成果是艺术摄影和摄影著作,专长于风光摄影、人体摄影和暗房特技制作。共有近百幅艺术摄影作品获奖,入选影展;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120多本。1999年,2001年获得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从事摄影教学和摄影理论研究30余年,具有丰富的摄影策展经历。 【关于薛宝其】 薛宝其,上海卢湾区工人俱乐部专职摄影师,副研究馆员,上海职工摄影协会副主席,卢湾区职工摄影协会会长,上海摄影家协会理事,全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三、四、五次文代会代表,上海职工摄影战线上知名的老摄影家。先后拍摄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五、七干校”、“读书热”、“夕阳颂”、“天下父母心”、“街头巷尾”、“人与自然融和”等十余个专题的作品;从影四十余年以来发表作品数以千计,其中一百七十五幅入选上海市、全国影展;22幅分别赴法、日、美、南斯拉夫等国展出。《人民日报》、《中国摄影》及上海的十余家报刊先后载文,对其作品评论。1986年举办个展,1988年参加工人系统摄影家十人回顾展,1989年5月在上海市第一缝纫机厂首展《天下父母心》主题巡回展,2000年春节举办“回顾读书热”主题影展。著有《那个年代,那些人》 、《记忆上海》等。 本文文章选自《林路:中国摄影的序与跋》股指配资开户 发布于:河北省 |
热点资讯
- 专业配资杠杆炒股 3月美国通胀尚未现关税冲击 野村下修PCE并上调GDP
- 股指配资开户 林路:薛宝其的“上海印记”_摄影_影像_镜头
- 广西股票配资网 一度突破4.5%关口!美国长债利率飙升 多国宽松政策蓄势
- 最好的股票操盘软件 远光软件:国金证券、磐厚资本等多家机构于2月18日调
- 杠杆交易股票 “念数字、用替身”!他怒批流量明星后隐退,是乐享,还是无奈
你的位置: 股票在线配资论坛_在线配资学习平台_配资炒股融资网 > 配资炒股融资网 >
股指配资开户 林路:薛宝其的“上海印记”_摄影_影像_镜头
发布日期:2025-04-13 21:21 点击次数:176